对标与借鉴 山东先进院: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山东样板

对标与借鉴 山东先进院: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山东样板

时间:2023-02-27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9年9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地方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行;地方政府可采用创新券等支持方式,推动企业向新型研发机构购买研发创新服务等。

  同时,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引下,多元主体联合建设的“四不像”研发机构在各地起步建设——他们是不像企业,不像高校,不像事业单位,也不像科研院所,但是却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中一些佼佼者已展露出显著的成长性优势。

  在山东济南高新区就有这样一家“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先进院”)。成立四年来,山东先进院以其扎实的学科融合发展功底,对标国内前沿机构,展现出非凡的组织生命力,为多个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先进院,院长李卫民等人接受了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

  李卫民: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山东样板

微信图片_20230227085644.jpg

  山东先进院成立于2019年6月,是济南市人民政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自成立以来,山东先进院便重点推动应用技术创新研发,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与企业孵化,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拉动泉城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之一。

  据记者了解,院长李卫民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山东先进院的成立与发展正是借鉴深圳先进院的成功经验,在谈到深圳经验在山东有哪些应用和创新时,李卫民这样说:“深圳先进院探索了‘0-1-10’纵向融通重构和‘10-∞’横向跨界整合的‘蝴蝶模式’,建立了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实现了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一体服务。作为济南市引进的‘大院大所’中的一家,山东先进院以适应山东省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延伸深圳院成果转移转化功能为战略目标,立足于齐鲁大地对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希望把深圳先进院十几年体制机制创新经验在山东复制出来,用现代企业理念制度重新梳理科研机构发展脉络,打造一个新型研发机构的山东样板。”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2021年11月济南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的试点城市,“科创济南”的建设对于新型研发机构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而山东先进院也抓住了这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对于“科创+金融”模式的发展,李卫民则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积极探索“占股增信,投贷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第二,成功探索出“依托核心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信用惠及高科技项目”新模式,搭建科研、产业、资本的桥梁;第三,山东先进院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路径,助力科技型企业成果转化。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先进院已先后与北方重汽、北京汽车、吉利汽车、中广核研究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已实现年营收过亿元。

  刘超然:聚引高层次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230227085748.jpg

  如何理解新型研发机构“四不像”的优势和特点?山东先进院副院长刘超然表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端连接前瞻技术,一端连接应用市场,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成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各个环节协同创新的大平台。”

  对科创企业来说,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核心。对于山东先进院如何匹配既定的发展布局,识别、引进、吸纳、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刘超然表示:“山东先进院创新人才发展模式,成立三年多来,打造了以院士级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由青年学科带头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领衔的研发团队、特聘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20名,博士及以上人才28名,硕士及以上人才占比超60%。先后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等荣誉。”

  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共性追求。在刘超然的积极推动下,山东先进院打造海内外优秀人才、项目和技术的聚集地,开展全球顶尖人才引进工程、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工程、企业家队伍培育工程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工程;建立了可穿透、可追溯、可信赖的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经济指标为根本依据,利用合理的模型配置战斗力,集中优势资源投入业务,人均产能增长25%;执行严格的薪酬发放周期并开展合理的薪酬制度性调整;细分各业务关键成功要素,建立绩效指标库,梳理12大类73项核心指标;采用聘任制、绩效考核、股权激励等方式,充分激发全员的进取精神。通过精益化的管理创造价值,解放人才、激活人才、服务人才。

  穆新星:力促技术研发向产业转化

微信图片_20230227085755.jpg

  人机智能协同系统研究中心是山东先进院的重要科研中心之一,主要致力于可穿戴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利用外骨骼机器人帮助物流和快递人员轻松卸货、送货;消防员可以用它来移动残骸;建筑工人可以用它来抬起和操作更重的材料和机器;还有用于医疗康复领域的康复类外骨骼,比如辅助病人行动等。

  山东先进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穆新星在采访中表示,山东先进院团队研发的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总重量6公斤,穿脱时间25秒,智能综合助力效果50%-60%。在理想状态下,它能准确判断使用者的意图,如想弯腰搬东西时,外骨骼能跟随人体弯曲,起身时向腰部提供助力,辅助将物品抬起。同时能够根据地面特征和周边地形环境变化,提供匹配使用者自身能力的运动助力,帮助使用者调整肌肉发力和掌控步态姿势,实现上下楼梯、上下坡等较为复杂的动作。山东先进院研发的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实现了技术研发向产业转化的一次迈进。

  促进企业孵化也是山东先进院的重点发力之一,山东先进院成立至今,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47家,其中山东联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众甫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济南天晟自动化、济南智行合一、山东科利尔新能源、山东启天信息等7家企业已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3年建成省级专业孵化器,5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山东先进院承办第五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征集项目800余项,落地项目20余项,多个项目在决赛中获奖,在招才引智、企业孵化、科创金融方面为“科创济南”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对于山东先进院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李卫民表示,未来,山东先进院将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同时,以科创板上市为目标,把握济南市‘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的契机,积极响应建设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为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璐 宋晨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