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济南发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迎难而上!济南发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时间:2020-08-25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9年,济南市科技系统圆满完成“四年大提升”目标任务,多项关键指标位列全省第一。4月8日召开的济南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涛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地区发展提供了“直道超车”机会,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们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

1600659008844056462.png


吕建涛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政治格局。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制定创新战略,抢占发展制高点,引领本国科技创新始终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国内发达省市围绕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陆续启动新一轮创新战略部署。吸引和集聚优秀科技成果和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各省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地区发展提供了“直道超车”机会。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们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只有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研判科技发展动向,加快战略布局,济南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当前的济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做好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必将对济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新旧动能转换新局面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科创中心建设实现“五年大跨越”的关键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1+495”工作体系,抓改革,建平台,聚人才,促转化,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础,为加快济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1600659017032077956.png


济南市明确了今年科技工作主要目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800家;新认定众创空间35家、市级以上孵化器15家。R&D占GDP比重保持在2.7%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新增国际、国家标准9项;新增有效注册商标3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30亿元;培养支持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团队)30人(个)左右;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新建海外孵化器2家,海外研发机构10家;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或企业在济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35家。

夯基础,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加快编制《济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长期规划》,明确方向、目标、任务、路径,制定争创方案,努力使我市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列入国家规划。要加快电磁驱动、深冷技术、固体激光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争取列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规划;同时要积极与中科院各院所对接,新引进一批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和科研院所落地。加快智能信息技术、全生命周期空间组学与健康山东省实验室建设。

建平台,推动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一是加快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规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区、中央研发区、创新发展区、创新配套区,形成涵盖“重大设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二是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规划建设。推进省、院、市三方签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成立“中科院山东科技创新中心”。三是加快推进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深入开展与大院大所科技合作,在济新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认真梳理中科院现有院所,与济南产业优势相结合,还要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抓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推动现有科研机构转型升级。探索实行“挂帅制”“揭榜制”“包干制”,将不少于50%的科研经费,通过对外公开招标方式开展科研项目立项。二是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体系,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建设一大批“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加快推进科技企业高速成长。构建“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

抓服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完善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为人才营造舒适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得好。建立完善人才引进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人才引进绩效考核机制。二是加强科技“双招双引”。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团队,吸引国外先进技术、优秀科研成果来济转化。三是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加速海外科技孵化器、海外研发机构全球布局,汇聚全球先进技术成果在济南落地,支持国际间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业技术科技合作载体;办好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促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的快速融合。一是持续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落实好“高校20条”等相关政策,建立高校成果转移转化联盟,实施服务驻济高校、科研院所行动计划,推动驻济高校院所优质资源与我市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充分发挥济南科技金融大厦平台作用。依托济南科技金融大厦,以省市共建的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平台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评估鉴定服务、挂牌交易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园区落地服务、技术经纪业态培育服务为支撑,积极对接驻济高校院所,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N”平台。三是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落实《济南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优化全市科技服务业空间布局,构建“一廊引领、三核驱动、多点支撑”总体布局。